
驶入“快车道”释放新动能——我省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走笔
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,推动新电商产业模式创新、业态融合,持续释放跨境电商新活力新动能,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定于7月26日、27日在延边举办。本报今起开设“数智新时代 电商新价值”专栏,挖掘各地各部门在拓展跨境电商赛道、助力新电商人才培育、布局新电商综合服务、推动新电商企业孵化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,全面反映我省新电商产业发展亮点成效,为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。
2024年,全省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达52亿元,是2020年的5.4倍;今年上半年延续强劲增势,进出口达35.6亿元,同比增长68.3%,彰显出上升期的蓬勃活力。
近年来,我省紧跟国际贸易新趋势,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,聚焦壮大外贸新动能“第一引擎”,打出综试区建设、主体引育、配套完善、政策服务“组合拳”,推动跨境电商发展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召开前夕,记者一行分赴多地,对我省新电商产业进行了采访,探寻我省跨境电商产业的“发展密码”。
省商务厅对外贸易管理处处长刘晓迪告诉记者,一段时间以来,我省通过印发实施方案、建立督导调度机制、召开工作推进会等举措,引导4个综试区立足资源禀赋,错位发展、联动竞进。其中,长春市发力“跨境电商+汽车产业带”,做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;吉林市瞄准东北亚跨境电商重要节点城市,加快“一区四园”建设;珲春市深耕对俄跨境电商出口,成为全国俄向陆路9610出口最快最优惠通道;延吉市着力打造面向韩国的全国小语种跨境电商先行地。
“建成‘吉品贡’等8个直播基地,培养了超7.8万电商,带动就业超10万人……”吉林市商务局副局长车永光亮出一串亮眼数据。据介绍,吉林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功能持续得到完善,目前已全面开通9610、1210等业务模式,吉林化纤、飞虎物流、金地里里等一大批跨境企业入驻园区开展跨境业务,园区建设有效地吸引了产业链企业入园集聚发展。
据刘晓迪介绍,当前,我省依托“珲春e购”“跨境通甄选商城”及海螺跨境等线上线O保税展示新零售业务,让消费者便捷“买全球”。在商务部新一轮考核评估中,全省4个综试区全部跻身“成效较好”行列,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凸显。
下午,位于延吉市外环的发货仓里,打包胶带发出的声音此起彼伏,工人正将辣白菜、明太鱼等特产装箱。
“2018年只卖苹果梨等几款产品,现在已有数千款商品上线。”山里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郝浩一脸笑意,“我们依托本地云仓、特色产业及政策支持,企业直播电商规模持续扩大,销售额较去年增长30%。”
“十年前商家抓住淘宝机遇,开启民俗特产、韩国日化用品线上销售之路。”延边州商务局电商处处长冯涛细数成绩单:累计创建137个电商示范项目,培训超19万人次,带动超20万人就业,年网络零售额超188亿元,增幅高于全国6.71个百分点。依托区位优势,延边获批珲春、延吉两个跨境电商综试区,年贸易额超67亿元,对俄出口货运量居全国第二。
延吉的跨境电商发展故事,集中体现了我省跨境电商产业从“打造一个产品”到“构建一个产业带”的发展思路。
一段时间以来,我省着眼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,深度挖掘以汽车及零部件、木制品、生物医药等11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基地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出口潜力,启动编制全省跨境电商产业带地图,推动“跨境电商+产业带”发展。
过去几年,我省持续开展“数链全球 吉品出海”系列跨境电商促进活动,多层次、常态化组织跨境电商资源对接会、行业交流会等,累计覆盖上万人次,助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。连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,设立吉林专区,促进吉林优秀企业、优质产品融入全球跨境电商供应链。
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,目前,全省上线阿里巴巴国际站、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的企业从2016年的不足百家增至800余家,近百家企业搭建独立站。其中,一汽集团解放卡车累计实现跨境电商出口700台,成功开发多个“空白市场”。全球贸易通东北亚贸易中心、俄罗斯OZON跨境电商孵化中心等项目落地,孵化出上百家跨境店铺,涌现出一批月销超200万元的优质卖家,产业内生动力持续增强。
今年年初,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明确从跨境电商主体培育、园区打造、物流仓储设施建设等7方面,进行真金白银支持。而此前已经落地实施的《跨境电商扩量提质行动方案》,则明确12项重点任务,推动产业整体跃升。
今年初,我省认定首批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,其中总投资6.5亿元的珲春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驻率超90%,中俄双创基地投入运营,吉林省光电产业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吸引50家企业“抱团出海”,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。
珲春畅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海关申报、仓储管理、物流运输、尾程快递派送等功能于一体的跨境电商“一站式”综合服务类企业。公司副总经理赵旭说:“公司自主研发集关务、仓储、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,解决了数据平台问题。设立了约1.5万平方米的边境仓,全面揽收不同体积、重量、时效的各类型包裹,积极增加备货种类,进一步缩短物流时效,确保国外客户更快收到产品。截至目前,每天发送货物2万单。”
谈及货物快速通关,赵旭表示,企业的稳步发展得益于珲春海关、边检、政府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务实的服务举措,跨境电商货物在珲春基本可实现当天到达、当天发出,国外客户7至10天即可收到来自中国的商品。
当前,我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日趋完善,7所高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,“政行校企”四方合作深化,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,全球数字贸易与跨境电商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,各类实训孵化活动蓬勃开展,产业发展氛围日益浓厚。
刘晓迪告诉记者,为了助力全省跨境电商产业再进一程,省商务厅积极引入发达地区专业机构提供营销推广、跨境直播、合规咨询等全链条综合服务。与海关、税务、外汇等部门紧密联动,联合开展调研、培训等活动,推动监管创新,在东北率先开展“1210”出口业务,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;推动政银企合作,信保、银行开发专属信贷产品,为跨境电商企业注入金融活水。多部门协作,跟踪服务重点企业,“一企一策”协调解决困难问题,力求形成为跨境电商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强大合力。
输入店铺信息,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
*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,请放心填写